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新闻中心品牌资讯

BOB半岛-吃到生姜cos的肉,是多少年轻人心中的痛?

你吃过吗?

文:小肥良

来源:厨房人类(ID:chufangrenlei)

大家好,我是小肥良。

百变怪,是口袋妖怪里有名的宝可梦,以擅长拟态而闻名,拥有可以变成任何东西的神奇能力,因此一直在粉丝里人气颇高。

而在美食界,同样有一种食材与百变怪类似。

它是厨房里的正规军,也是大自然里最成功的伪装大师。

在潜入菜中进化为完全体的时候,做菜的人可能也认不出它的真实身份。

如果coser界有奥斯卡,那它认第一没有人敢认第二,吃饭都得等它来才能起筷。

它就是演技派大师、cosplay的金字塔尖、吃货界的Rick Astley——「姜」。

曾经有一位很喜欢吃红豆泥的外国人来到了中国,当他以为眼前的是红烧带鱼时:

其实是哦你姜:

以为是大鸡腿:

其实还是哦你姜:

排除剧本的原因,这位老外一看就在这边吃过不少饭菜,因为它深刻把握住中华美食的痛点:在咬下去之前,你永远不知道姜藏在哪口菜之中。

就比如下面这道菜,姜比瘦肉还瘦肉。

只要姜想,它真的可以cos一切食材,中传的学生都得叫它一声姜老师。

cos牛肉,它连瘦肉上的纹路都cos得栩栩如生:

Cos笋,我连姜在哪都找不到:

Cos鸭肠,足以以假乱真:

不要低估他荤素跨界cos的能力,跟鱼丸一起煮,失去了棱角的它,都能像颗鱼丸。

而当你点了一盘炒鸡胗,虽然早已严防死守,但姜sir是不会让你失望的,一口咬下去的你流下了被欺辱的泪水。是的,他连纹理也处理得和鸡胗一模一样……

那有的小伙伴就不服气了:这些都是色泽浓烈的菜,清淡的姜就没有藏身之地了!

真的是这样吗?比如姜老师和山药在一起,我就分不出来谁是谁:

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经说过,这玩意根本就不是调料,是忍者,别管变成什么造型都能在我面前反复横跳,防不胜防,而且就算下次换个别的模样,我肯定照样被骗。

不少小伙伴就曾经被姜坑过,比如有食堂阿姨打的二次元鸡腿:

以及永远分不清楚的土豆片和生姜片:

此外,有不少还在读书的小伙伴,也曾经对一篇名叫《碗底香》的文章记忆深刻,据说这篇文章还是2017年泸州市语文中考的题目:

这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“他”有一个特别的饮食习惯——吃饭时将最好吃的留到最后。

这天食堂做了他最爱吃的红烧牛肉面,他惯例将大块饱满的卤牛肉留到最后,一边吃他还一边回忆起了自己的光荣事迹:他帮儿子娶媳妇,还拿赚到的钱翻盖房子等等。

他以自己“碗底香”的这一习惯为荣,正当他最后打算把期待已久的牛肉吃掉时,却发现那居然是一块切得方方正正的姜。

据说有不少学生也有文中主人公的习惯(好吃的留到最后),但做完这个阅读理解之后都戒了。

也难怪大家对这篇文章记忆深刻,毕竟它描写那大碗红烧牛肉面看着是真馋人啊,估计考到一半我就饿了。

那有的小伙伴就不明白了:

为什么姜常常会被误认为其他食物呢?

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姜本身“很容易上色”。

不像葱和蒜,在很多菜里的颜色依然明显,基本上姜的颜色会随着菜色的变化而变化。

另一方面,姜独特的纹理结构,也常常会让人与肉所混淆:

这不是肉我直接吃

最后,姜的形状比起其他食材,还是太容易变化了。

综合起来,姜老师就成为了任何食物的化身,既能驱寒,也能让你心寒。

吃食堂、点外卖的时候,以为是大块肉结果是大块姜的时候,确实让人难受得很:

而除了姜以外,蒜其实也是伪装的一把好手,只不过只能在特定的菜式里发挥作用。

比如在“大蒜爆牛蛙”中,蒜一般就会隐藏得很深,确实我在吃蛙来哒的时候就经常被蒜给骗了:

而在麻辣香锅里,蒜又经常和鹌鹑蛋混淆。

每次吃到蒜,只能安慰自己说大蒜有益健康了:

当然了,咱们骂归骂,做菜基本还是离不开姜的。

而以姜作为主要原料,甚至主角的菜式也不少,完美诠释了什么叫“打不过就加入”。

比如广式甜品里就有一道很有名的“姜撞奶”,冬天或者感冒了来一碗,效果拔群:

此外广东地区还有一道非常有名的菜叫“猪脚姜”。

加入老姜、猪脚、鸡蛋和黑米醋,看上去黑不溜秋的,没什么颜值,却飘出酸、甜、辣的混合香味,平时滋补或者宝妈坐月子的时候经常吃。

这里的姜吃起来就不会像平时一样辣,而是甜甜的稍微带点辣,吃起来的感觉会很舒服。

总的来说,姜的形态多变,咱们做菜却又离不开它,咱们平时就练一下火眼金睛,多多鉴别咯~

土豆丝炒姜丝除外,发明这道菜的人是真出生啊(狗头保命)。

BOB半岛·(中国)官方网站-BOB SPORTS!